一些企業為了成功上市,可能會采用一些非法手段對企業不滿足上市要求之處進行掩飾修改,這樣做不僅會導致企業最終上市失敗,還會損害企業的名譽。下面一起看看企業需要警惕的IPO五大紅線。
一、粉飾財務報表
IPO第一大紅線是粉飾財務報表。有些企業通過粉飾財務報表通過了中國證監會的首發審核。然而,當中國證監會進行“財務打假”時,這些企業便站不住腳了。
一家擬上市公司或因粉飾財務報表,上市申請即將被否之前退出了IPO競逐。他們說自己退出上市競逐是因為常年來業績持續下滑以及財務數據的重大變動。然而若是在中國證監會宣布開展IPO再審企業財務報告專項檢查工作的前一天退出,是不是太巧合了。
對于企業在公告中特別突出“主動”“為了公司長遠發展”等原因退出IPO,更多業內人士認為該企業這么做可能是無奈之舉。主要觀點認為:“他們可能考慮到中國證監會針對IPO再審企業的財務打假可能會傷到公司;另外,經歷了長期的過而不發,公司在財務數據上可能真如公告所說存在很大的變動?!?br /> 對企業來說,上市是發展到一定規模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采取一些非法手段,即便通過了審核,可以上市,但在后期發展過程中還會出現更多問題。
二、夸大募投項目前景
IPO第二大紅線是夸大募投項目前景??浯竽纪俄椖壳熬暗牟僮魇址ㄒ灿腥N,內容如圖所示。
上述三種操作都有可能導致上市被否,企業需要警惕。綠城水務2011年11月上市被否的原因就是夸大募投項目前景。
三、故設關聯交易迷宮
IPO第三大紅線是故設關聯交易迷宮。故設關聯交易迷宮是指擬上市公司通過與關聯公司進行關聯交易,以不公允的價格買賣產品,調節收入或支出報表。故設關聯交易迷宮的操作手法有三種。
第一種操作手法是關聯交易非關聯化。關聯交易非關聯化是擬上市公司試圖財務造假時首先想到的方法,這種方法比較隱蔽。
具體來說,擬上市公司首先會把關聯公司的股權轉讓給第三方,這樣達到非關聯化的表象。然后,擬上市公司會與轉讓后的公司展開隱蔽的大宗交易。
獨立資深財務人員孫金山評論說:“通過關聯交易非關聯化的處理,既可以增加收入,也可以提高毛利率,還可以變相沖減費用。具體的操作方法可以有很多種,比如原關聯企業向擬上市公司低價提供原材料,或高價購買產品,或對企業財務費用進行報銷等?!?/p>
中國證監會在審核過程中,一般會關注企業交易的程序以及交易價格。如果交易價格與公允價格相差較多,中國證監會就會認定擬上市公司存在關聯交易非關聯化問題,然后否決其上市申請。
第二種操作手法是隱蔽的非關聯方利益輸送。擬上市公司為了規避對重大關聯交易進行詳細披露的義務,可能會采取隱蔽的、灰色的非關聯方交易方式,以實現利潤操縱。此類手法包括供應商減價供應、經銷商加價拿貨甚至囤貨、員工減薪、股東通過非法業務為擬上市公司報銷費用或虛增收入等。
在實際操作中,擬上市公司會向經銷商、供應商或員工等關聯利益方承諾,一旦企業成功上市就向他們進行利益補償,因此,雙方往往可以達成一致,從而進行隱蔽的利益輸送。
對于此類操作手法,如果企業的進貨或者銷售價格不符合市場平均水平,中國證監會就會要求保薦機構以及企業做出核查和充分解釋;如果企業存在明顯的稅務依賴問題,中國證監會也會拒絕該企業的上市申請。
第三種操作手法是明顯的關聯方利益輸送。一些擬上市公司雖然知道利用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以達到上市財務要求是無法通過中國證監會審查的,但是還存在僥幸心理。
比如,擬上市公司多次與關聯公司股東簽訂大額銷售合同,多次向關聯公司低價購買專利等。這是非常明顯的關聯方利益輸送,最終會被中國證監會認定為“缺乏獨立性且涉嫌不當的關聯交易”。
四、故意瞞報內控事故
IPO第四大紅線是故意瞞報內控事故。瞞報內控事故是指擬上市公司通過隱瞞內部控制混亂、管理問題以及安全事故等公司問題而獲取上市資格。一家擬上市公司因為無法向中國證監會證實自身對加盟店的管控能力,所以上市被否了。該公司在三年內的加盟店收入分別調減2億多元,后來公司聲稱,原因是部分加盟店沒有使用公司品牌開展經營或者同時經營其他品牌導致的。然而中國證監會發審委認為,經歷如此重大的調整,公司對加盟店管控制度的有效性無法證實,故否決了其上市申請。
另外,有的擬上市公司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導致數名員工死亡,卻通過瞞報信息獲得了上市資格。中國證監會據此認定這種公司不具備上市資格,上市失敗是注定的。
五、隱藏實際控制人
IPO第五大紅線是隱藏實際控制人。隱藏實際控制人指的是通過復雜的股權轉讓操作、分散的股權設置和極度分權的董事會達到讓外界看不清實際控制人的目的。
對于這一問題,中國證監會會重點審查擬上市公司的主體資格。如果發現擬上市公司隱藏實際控制人,中國證監會就會以主體資格不符合上市要求為由否決擬上市公司的上市申請。
近年來,被否企業主體資格問題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內容如圖
除了上述4種表現,一些企業還因為股權結構復雜、分散讓人看不清實際控制人,也導致了上市被否。有的公司在上市申請報告期內發生管理層變化,不僅多名董事被替換,還涉嫌隱藏實際控制人,只有幾個持股超過10%的股東??上攵?,這樣的公司最終上市被否。對擬上市公司來說,管理層必須有一定的連續性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