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簡介
本項目立足智慧旅游產業,以“讓旅游更智慧”為使命,將通信感知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VR等先進技術與用戶實際景區觀光游覽需求相結合,致力于解決游客“多元化場景式出游導覽服務”問題,助力景區加快智慧旅游建設工作。
四、公司定位行業宏觀政策分析
4.1行業背景分析
智慧旅游是一種新興的旅游發展概念,其根本就是為了滿足游客多樣性的服務需求。以人為本的智慧旅游建設,提升了旅游行業形象和服務管理水平,同時也有利于促進管理創新,為旅游服務行業引入全新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 4.1.1“十三五”要求創新驅動,以創新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
2016年12月,國務院在《“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國發〔2016〕70號)的通知提出大力推動旅游科技創新,打造旅游發展科技引擎。建設旅游產業大數據平臺。到“十三五”期末,在線旅游消費支出占旅游消費支出20%以上,4A級以上景區實現免費WiFi、智能導游、電子講解、在線預訂、信息推送等全覆蓋。
- 4.1.2國家旅游局引導企業模式業態創新,有序推進智慧旅游持續健康發展
2015年1月,國家旅游局發布《關于促進智慧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有序推進智慧旅游持續健康發展,不斷提升我國旅游信息化發展水平。意見強調,智慧旅游建設要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主體相結合。企業在政府規劃、政策和行業標準引導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發適應游客需求的產品和服務。著力加強信息互聯互通,有效規避信息孤島化、碎片化。各地可結合實際需求,先行先試,創新智慧旅游服務管理手段。
- 4.1.3國務院推進融合創新發展模式,“旅游+互聯網”迎來利好
2015年7月,國務院在《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中提出融合創新。鼓勵傳統產業樹立互聯網思維,積極與“互聯網+”相結合。推動互聯網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加速滲透,以融合促創新,最大程度匯聚各類市場要素的創新力量,推動融合性新興產業成為經濟發展新動力和新支柱。大力發展以互聯網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消費,加快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旅游等新興服務。
- 4.1.4多部門鼓勵各地積極提升智慧旅游服務水平,發掘旅游消費能力
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5〕62號)?!兑庖姟诽岢鰧嵤┞糜瓮顿Y促進計劃,新辟旅游消費市場。推動“互聯網+旅游”跨產業融合。支持有條件的旅游企業進行互聯網金融探索,打造在線旅游企業第三方支付平臺,拓寬移動支付在旅游業的普及應用。2018年11月,文旅部發布《關于提升假日及高峰期旅游供給品質的指導意見》通知?!兑庖姟诽岢鲆灾腔勐糜螢樽ナ?,切實提升假日及高峰期旅游產品開發、現場管理、綜合服務的智慧化水平;加強規劃布局。東部地區要加快旅游產品提質升級,豐富產品供給類型,加強智慧旅游運用,緩解傳統景區壓力;鼓勵各地積極提升智慧旅游服務水平,重點推進門票線上銷售、自助游覽服務,推進全國4A級以上旅游景區實現手機應用程序(APP)智慧導游、電子講解等智慧服務。
- 4.1.5北京市加快推進本市智慧旅游建設工作
2016年10月,北京旅游學會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聯合舉辦精細化推進“十三五”北京智慧旅游發展論壇。會議探索了“十三五”北京智慧旅游發展思路,即以發展促轉變,推進“十三五”北京智慧旅游建設;將制定“十三五”北京智慧旅游1+1+4規劃體系;以政策、標準、示范等先導,推動“十三五”北京智慧旅游發展;提升“十三五”北京智慧旅游的整體服務水平。
- 4.1.6北京西城區以內容運維為抓手提升區域旅游信息智慧化水平
2016年12月,西城區人民政府發布《北京市西城區“十三五”時期旅游業發展規劃(2016-2020)》?!兑巹潯窂乃姆矫嫣岢黾訌娭腔勐糜谓ㄔO:推進智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在咨詢站點、3A級以上景區、3星級以上飯店、主要旅游功能區等場所實施無線網絡全覆蓋工程。
開展智慧景區試點建設。提升景區智能旅游服務,推動3A級以上景區實現智能導游、電子講解、在線預訂、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蓋。提升全行業智慧化管理。整合各類基礎信息資源,建立健全安全應急與管理系統平臺,推行智慧化監管標準。推動旅游與互聯網融合創新。積極利用互聯網開展旅游營銷信息發布,鼓勵旅游企業與OTA平臺、門戶網站、搜索引擎、UGC旅游網站等加強合作,實現產品和服務的精準推送。
五、公司定位行業市場分析
5.1 智慧旅游行業發展底層驅動因素
- 5.1.1智慧旅游相關政策不斷完善
2015年1月,國家旅游局發布《關于促進智慧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兑庖姟分赋龅?020年,我國智慧旅游服務能力明顯握升,智慧管理能力持續増強,大數據挖掘和智慧營銷能力明顯提高。2017年3月,工信部在《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要求以市場需求為牽引,積極培育人工智能創新產品和服務,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的產業化,推動智能產業品在文化、旅游等領域的集成應用。2018年11月,文旅部發布《關于提升假日及高峰期旅游供給品質的指導意見》通知。文件以提升智慧旅游管理水平為主要任務之一,要求加強與通訊、交通、景區等機構的數據鏈接與共享。
- 5.1.2自由行井噴推動旅游智慧化升級
數據來源,易觀 圖5-1:我國國內自由行人次情況
- 5.1.3新興技術為智慧旅游提供有力支撐
資料來源:騰訊文旅 圖5-2:智慧旅游周邊技術
- 5.1.4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均良性增長,消費信心持續增強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圖5-3:2013-2018年我國居民人均收入與支出
- 5.1.5消費結構升級,品質消費不斷提升,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長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圖5-4:2013年vs2018年我國居民消費結構變化
5.2 旅游業——國民經濟支柱地位逐漸增強
- 5.2.1國內旅游市場高速發展,旅游人數突破達到55億人次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圖5-5:2013-2018年國內旅游人數和收入
- 5.2.2 旅游業占GDP比重穩定上升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及政府報告網 智匯+研究院整理 圖5-6:2014-2018年中國旅游業占GDP總量比重變化情況
5.3 傳統旅游痛點多,智慧旅游市場機遇大
- 5.3.1 傳統旅游頑疾亟須智慧管理方式
資料來源:《2019年智慧旅游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圖5-7:傳統旅游景區痛點
- 5.3.2 未來智慧旅游市場大有可為
數據來源:艾瑞數據 圖5-8:2013-2022E年我國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
5.4 項目市場機遇分析
- 5.4.1 我國旅游資源豐富,全國A級景區數量眾多
截止2019年4月,全國(除港澳臺)A級景區數量總和達到5814個,其中5A級景區2019年最新統計數據為259個,占全國A級景區總數的4.45%,而4A級景區數量占比超過了50%,達到50.08%。
- 5.4.2 智慧導覽市場迎巨大市場需求
數據來源:驢跡科技招股書 圖5-9:2014-2023E年國內智慧導覽市場規模、增速及預測
- 5.4.3 入境旅游市場平穩發展,拓寬使用人群
- 5.4.4 旅游用戶更加注重文化體驗和精神追求
圖5-10:2013-2021年入境旅游市場接待人次及預測?數據來源:文化旅游部
圖5-11:2012-2017年全國文物機構、博物館接待游客人次
- 5.4.5 移動旅游用戶滲透率持續提升,降低智慧導覽用戶轉換成本
數據來源:騰訊文旅 圖5-12:2015-2021E年我國移動旅游用戶規模及預測
5.5 分析小結
目 錄
一、公司基本狀況介紹
1、公司理念
2、公司使命
3、公司愿景
4、宗旨
5、團隊文化
6、價值觀
二、公司工商信息及組織架構
2.1 公司工商信息
2.2 公司組織架構
三、公司產品與服務介紹
3.1 整體解決方案
3.2 產品亮點
- 1、全面物聯
- 2、充分整合
- 3、激勵創新
- 4、協同運作
3.3 產品服務介紹
- 1、戀景智能講解機
- 2、戀景智能柜小程序
四、公司定位行業宏觀政策分析
4.1“十三五”要求創新驅動,以創新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
4.2國家旅游局引導企業模式業態創新,有序推進智慧旅游持續健康發展
4.3國務院推進融合創新發展,“旅游+互聯網”迎來利好
4.4多部門鼓勵各地積極提升智慧旅游服務水平,發掘旅游消費能力
4.5北京市加快推進本市智慧旅游建設工作
4.6北京西城區以內容運維為抓手提升區域旅游信息化水平
五、公司定位行業市場分析
5.1行業簡介
5.2智慧旅游行業發展底層驅動因素
- 1、智慧旅游相關政策不斷完善
- 2、自由行井噴推動旅游智慧化升級
- 3、新興技術為智慧旅游提供有力支撐
- 4、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均良性增長,消費信心持續增強
- 5、消費結構升級,品質消費不斷提升,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長
5.3旅游業——國民經濟支柱地位逐漸增強
- 1、國內旅游市場高速發展,旅游人數突破達到55億人次
- 2、旅游業占GDP比重穩定上升
5.4 傳統旅游痛點多,智慧旅游市場機遇大
- 1、傳統旅游頑疾亟須智慧管理方式
- 2、未來智慧旅游市場大有可為
5.5 項目市場機遇分析
- 1、我國旅游資源豐富,全國A級景區數量眾多
- 2、智慧導覽市場迎巨大市場需求
- 3、入境旅游市場平穩發展,拓寬使用人群
- 4、旅游用戶更加注重文化體驗和精神追求
- 5、移動旅游用戶滲透率持續提升,降低智慧導覽用戶轉換成本
5.6 分析小結
六、商業模式分析
1、價值目標
2、客戶細分
3、客戶關系
4、渠道策略
5、核心資源
6、關鍵業務
7、重要伙伴
8、成本
9、收入
七、公司運營模式分析
1、資源板塊
2、合作板塊
3、渠道板塊
八、公司戰略發展規劃
8.1 SWOT分析
8.2 總體戰略
- 1、堅持為客戶創造價值
- 2、集中優勢為未來布局
- 3、品牌化自身的競爭優勢
8.3 三階段規劃
階段一 立足北京、夯實基礎
階段二 深挖潛量、規模擴張
階段三 品牌建設、相關多元
九、公司營銷規劃
9.1總體策略
9.2 產品策略
9.3 價格策略
9.4推廣策略
- 1、搜索引擎
- 2、移動端推廣
- 3、應用商店
- 4、傳統媒體推廣
- 5、口碑推廣
十、公司效益分析
10.1 經濟效益分析
10.2 社會效益分析
- 1、助力景區形象建設
- 2、引導游客文明出游
- 3、改善游客出游體驗
- 4、響應行業發展規劃
十一、公司訴求呈現
11.1 建議合作方案
11.2 景區的權利與義務
11.3 公司權利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