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項目簡介
項目將聚焦黃金珠寶產業鏈,通過“設計研發+政府資源+資源共享+整合營銷+產業研究+人才培訓”六位一體的支撐體系為園區內的企業賦能,專注于打造安徽黃金珠寶產業“新生態。
第二章 項目背景及必要性
2.1 項目建設背景
2.1.1 國家發布系列政策促進黃金珠寶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時間 | 主要政策 |
1999年12月 |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金幣總公司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售了1.5噸“千禧金條” |
2000年1月 | 中國人民銀行取消了對白銀飾品進出口管制,白銀自由交易,無需申請《金銀制品經營許可證》 |
2002年10月 | 上海黃金交易所正式運行,黃金原料市場開放,結束了新中國黃金不能自由買賣的歷史,由國家嚴格控制的黃金走向市場。 |
2003年3月 | 中國人民銀行停止執行包括黃金制品生產、加工、批發、零售業務在內的26項行政審批項目,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及其制品全面市場開放 |
2007年9月 | 證監會批準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黃金期貨,我國黃金遠期合約市場建設正式啟動,黃金金融投資渠道進一步打開 |
2010年7月 | 中國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黃金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 |
2012年11月 | 我國第一部珠寶業服務地方標準《貴金屬及珠寶玉石飾品經營服務規范》在天津正式實施,對貴金屬及珠寶玉石飾品經營銷售服務環節進行了明確規定 |
2012年11月 |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促進黃金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
2017年2月 |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推進黃金行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 |
表2-1 黃金行業主要政策? ? 資料來源:國家政府網站、“智匯+”研究院整理
2.1.2 國家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
國務院曾印發《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支持消費類產品提升新產品設計和研發能力,加強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的融合,創新管理經營模式,以創意和設計引領商貿流通業創新,加強廣告營銷策劃,增加消費品的文化內涵和附加值,健全品牌價值體系,形成一批綜合實力強的自主品牌,提高整體效益和國際競爭力。
2.1.3 安徽省黃金管理局積極適應經濟社會的新變化和黃金行業發展的新常態,推動安徽省黃金產業進入新時代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彪S著新時代的到來,安徽省黃金管理局深刻認識到,安徽省黃金產業面臨著新的使命,要開始新的發展。在這一新的歷史時期,安徽省黃金管理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積極適應經濟社會的新變化和黃金行業發展的新常態,努力構建布局合理、結構優化、技術先進、集約高效、環境友好、安全和諧的現代化黃金產業,推動安徽省黃金產業進入新時代。
2.1.4 黃金是安徽省優勢礦種之一,近年來安徽省黃金工業逐步發展壯大
安徽襟江帶淮,承東啟西,物產豐饒,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金屬礦產資源生產大省。黃金是安徽省優勢礦種之一,產金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時期。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安徽黃金工業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已形成以龍頭為引領、骨干為支撐的黃金采選冶和資源綜合利用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體系。
2.2 項目建設必要性
2.2.1 帶動黃金產業高質量發展
2.2.2 利于國家黃金儲備
2.2.3 提升人才競爭力
2.2.4 提供就業崗位
2.2.5 提高政府稅收水平
第三章 行業市場分析
3.1 行業分類
3.2 行業監管部門
3.3 全球黃金供需概況
3.3.1 全球黃金供給
近年來,全球黃金供應量基本保持穩定,維持在4200-4600噸之間。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統計,2018年,全球黃金供應量約為4490噸,同比增長2.09%。
3.3.2 全球黃金需求
圖3-3 2011-2018年全球黃金主要需求量(噸)?資料來源:世界黃金協會,“智匯+”研究院整理繪制
3.4 我國黃金行業發展概況
3.4.1 我國黃金消費底層驅動因素
1、我國經濟穩步高速增長
2、國民消費能力顯著提升
3、中產階級規模逐漸擴大
3.4.2 黃金產量有所下降,仍保持全球領跑
我國長期位居全球黃金大國,黃金產量連續十二年領跑全球。
圖3-7 2012-2019Q1中國黃金產量(噸)數據來源:中國黃金協會,“智匯+”研究院整理繪制
3.4.3 黃金消費穩步上漲,首飾類成為增長主動力
圖3-8 2012-2019Q1中國黃金消費量(噸)數據來源:中國黃金協會,“智匯+”研究院整理繪制
圖3-9 2019Q1中國黃金細分領域消費結構?數據來源:中國黃金協會,“智匯+”研究院整理繪制
圖3-10 2016-2025E中國黃金首飾消費量(噸)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智匯+”研究院整理繪制
3.4.4 黃金價格波動上漲,央行加大黃金儲備
3.4.5 黃金飾品消費向多元化邁進
3.5 我國珠寶行業發展概況
圖3-11:2009-2020E年國內珠寶行業市場規模及預測(億元,%)
資料來源: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Euromonitor,“智匯+”研究院整理繪制
3.6 項目目標市場定位
3.7 市場規模預測
圖3-13 2016-2025E年中國黃金首飾市場規模預測(億元)數據來源:“智匯+”研究院
3.8 行業市場分析結論
目 錄
第一章 項目總論
1.1 項目概況
- 1.1.1 項目名稱
- 1.1.2 項目簡介
- 1.1.3 項目建設方
- 1.1.4 項目選址
- 1.1.5 項目主要建設內容
- 1.1.6項目建設工期
- 1.1.7 資金籌措
- 1.1.8財務評價
1.2 結論建議
1.2.1 結論
1.2.2 建議
第二章 項目背景及必要性
2.1 項目建設背景
- 2.1.1 國家發布系列政策促進黃金珠寶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 2.1.2 國家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
- 2.1.3 安徽省黃金管理局積極適應經濟社會的新變化和黃金行業發展的新常態,推動安徽省黃金產業進入新時代
- 2.1.4 黃金是安徽省優勢礦種之一,近年來安徽省黃金工業逐步發展壯大
2.2 項目建設必要性
- 2.2.1 帶動黃金產業高質量發展
- 2.2.2 利于國家黃金儲備
- 2.2.3 提升人才競爭力
- 2.2.4 提供大量就業崗位
- 2.2.5 提高政府稅收水平
第三章 行業市場分析
3.1 行業分類
3.2 行業監管部門
3.3 全球黃金供需概況
- 3.3.1 全球黃金供給
- 3.3.2 全球黃金需求
3.4 我國黃金行業發展概況
- 3.4.1 我國黃金消費底層驅動因素
- 3.4.2 黃金產量有所下降,仍保持全球領跑
- 3.4.3 黃金消費穩步上漲,首飾類成為增長主動力
- 3.4.4 黃金價格波動上漲,央行加大黃金儲備
- 3.4.5 黃金飾品消費向多元化邁進
3.5 我國珠寶行業發展概況
3.6 項目目標市場定位
3.7 市場規模預測
3.8 行業市場分析結論
第四章 項目介紹
4.1 項目名稱
4.2 項目建設單位
4.3 項目簡介
4.4 項目定位
- 4.4.1 總體定位
- 4.4.2 功能定位
4.5 園區核心功能
4.6 園區服務介紹
4.7 項目亮點介紹
- 4.7.1 領先企業導入,打造黃金珠寶產業高地
- 4.7.2 整合“產學研”資源,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 4.7.3 團隊優勢,保障項目順利進展落地
- 4.7.4 產業定位精準,市場空間廣闊
4.8 公司董事長介紹
第五章 商業模式
5.1 商業模式圖
- 5.1.1 價值目標
- 5.1.2 客戶細分
- 5.1.3 客戶關系
- 5.1.4 渠道策略
- 5.1.5 核心資源
- 5.1.6 關鍵業務
- 5.1.7 重要伙伴
- 5.1.8 成本
- 5.1.9 收入
5.2 運營模式
5.2.1 資源板塊
5.2.2 客戶板塊
5.3 盈利模式
第六章 戰略規劃及營銷
6.1 SWOT分析
6.2發展戰略
- 6.2.1 總體戰略
- 6.2.2 分階段規劃
6.3 戰略保障
6.3.1 組織結構保障
6.3.2 企業文化保障
6.4 營銷策略
第七章 項目選址
7.1 項目選址
7.2 建設條件
- 7.2.1 地理條件
- 7.2.2 交通條件
- 7.2.3 社會經濟條件
7.3 選址可行性分析
第八章 建設方案
8.1 設計依據
8.2 項目建設基本原則
8.3 項目主要建設內容
8.4 建設用地控制指標
第九章 總圖運輸和公用工程
9.1 總圖運輸
- 9.1.1 總圖布局
- 9.1.2 運輸方案
9.2 給排水工程
- 9.2.1 設計依據
- 9.2.2 供水
- 9.2.3 排水方案
- 9.2.4 主要設備材料選擇
9.3 供電系統
- 9.3.1 供配電設計依據
- 9.3.2 設計范圍
- 9.3.3 變配電系統
- 9.3.4 照明系統
- 9.3.5 防雷與接地系統
- 9.3.6 消防系統
9.4 通訊、網絡和有線電視系統
第十章 環境保護
10.1 設計依據
10.2 建設地點環境現狀
- 10.2.1 大氣環境現狀
- 10.2.2 水環境現狀
- 10.2.3 聲環境現狀
10.3 主要環境影響因素分析
- 10.3.1 施工期環境影響因素
- 10.3.2 運營期環境影響因素
10.4 環境污染防治對策
- 10.4.1 施工期防治對策
- 10.4.2 運營期防治對策
10.5 環境評價與保護結論
第十一章 節能與消防
11.1 節能設計
- 11.1.1 節能設計依據
- 11.1.2 項目節能分析
- 11.1.3 節能措施
11.2 消防設計
- 11.2.1 設計依據
- 11.2.2 消防措施
- 11.2.3 火災報警系統
- 11.2.4 滅火系統
- 11.2.5 消防知識教育
第十二章 安全勞動與衛生
12.1 設計依據和相關標準
12.2 主要危害因素及安全措施
- 12.2.1 有毒有害物品的危害
- 12.2.2 危險性作業的危害
- 12.2.3 安全措施
12.3 勞動衛生
- 12.3.1 衛生
- 12.3.2 照明
12.4 無障礙設計
第十三章 項目管理
13.1 項目施工組織措施
13.2 項目施工進度
13.3 項目管理
- 13.3.1 項目管理總則
- 13.3.2 項目建設的主要任務
- 13.3.3 項目建設管理內容
13.4 工程招標
- 13.4.1 招標范圍
- 13.4.2 招標方式
第十四章 組織機構設置
14.1 組織架構
14.2 人力資源配置
- 14.2.1 勞動定員
- 14.2.2 工作制度
- 14.2.3 職工工資福利
- 14.2.4 員工來源及招聘方案
14.3 人員培訓
第十五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15.1 投資估算依據及范圍
- 15.1.1 估算依據
- 15.1.2 估算范圍
15.2 投資估算
15.3 資金籌措計劃
第十六章 項目經濟效益測算
16.1 測算依據
16.2 財務假設
16.3 財務測算
- 16.3.1 收入預測
- 16.3.2 成本費用預測
- 16.3.3 利潤預測
- 16.3.4 現金流量預測
16.4 財務預測指標與經濟效益分析
16.5 財務評價結論
第十七章 風險分析
17.1 政策風險
17.2 招商風險
17.3 經營風險
17.4 管理能力不足風險
第十八章 結論與建議
18.1 結論
18.2 建議
附表
附表1:建設期投資明細表
附表2:收入預測詳表
附表3:成本預測詳表
附表4:利潤預測詳表
附表5:現金流量預測詳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