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簡介
以生態農業資源為核心基礎業態,以民俗文化為紐帶,致力于打造集農耕體驗、生態觀光、民俗村居、森林氧吧、農家餐廳、游樂活動中心等具有豐樂地域文化內涵和獨特創意體驗的省級生態農業休閑體驗空間,滿足人們自助采摘、臨池垂釣、就地嘗鮮、旅游購物、體驗農風、露營野炊等多方面需求,助力豐樂一三產聯動升級,實現地方鄉村振興。
二、項目建設背景與必要性
2.1 項目建設區域現狀
1、豐樂鎮概況
資料來源:百度地圖,谷歌地圖
2、豐樂鎮的發展基礎
1)地貌優勢
2)歷史悠久
3)生態優良
4)交通方便
5)村貌優美
3、豐樂鎮進一步發展面臨的問題
1)目前旅游區建設尚未進行總體規劃,功能劃分不明顯,布點零亂,自發性因素多;
2)景區開放開發程度相對滯后,基礎設施條件較差,功能不全;
3)生態農業特色不明顯,且經營周期短,季節性氣候影響較大。
2.2 項目建設政策背景
2.2.1 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開啟我國鄉村發展新階段
1、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正式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正式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黨的十九大以來,總書記多次提及鄉村振興戰略,從不同層面對推動這一重要戰略的落實提出具體要求。
2018年7月,習近平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讓鄉村振興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痹诖舜沃匾甘局?,習近平對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劃重點”: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堅持鄉村全面振興,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實現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激發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為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提綱挈領
2018月5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這兩份具有行動指南意義的重要文件同時審議,正是總書記對于“要把脫貧攻堅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起來”這一要求的直接體現。
2.2.2 “鄉村振興”戰略指引下,鄉村旅游得到大力扶持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作為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的融合體,近年來發展迅猛,已成為一種新型產業形態和消費業態。目前,政府也大力支持鼓勵發展鄉村旅游,促進經濟增長。
發布時間 | 政策文件 | 主要內容 |
2015年1月 | 《關于促進旅游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 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加強規劃引導,提高組織化程度,規范鄉村旅游開發建設,保持傳統鄉村風貌。加強鄉村旅游精準扶貧,扎實推進鄉村旅游富民工程,帶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
2015年2月 | 《關于加快改革創新力度加快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 | 文件提出要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文化教育價值 |
2015年8月 | 《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 | 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加強規劃引導,提高組織化程度,規范鄉村旅游開發建設,保持傳統鄉村風貌。加強鄉村旅游精準扶貧,扎實推進鄉村旅游富民工程,帶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
2015年9月 | 《農業部等十一個部門關于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大力促進休閑農業發展的通知》 | 鼓勵利用“四荒地”發展休閑農業,其建設用地指標給予傾斜。
在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的前提下,對農民就業增收帶動作用大、發展前景好的休閑農業項目用地,各地要將其列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優先安排。支持農民發展農家樂,閑置宅基地整理結余的建設用地可用于休閑農業。 |
2016年1月 | 中央一號文件 | 文件提出要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文化教育價值 |
2016年9月 | 《鄉村旅游扶貧八大行動方案》 | 確定了鄉村旅游扶貧工程的五大任務和提出了將實施鄉村旅游扶貧八大行動。大力開發鄉村旅游產品,挖掘文化內涵,開發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產品。 |
2017年2月 | 國務院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 | 充分發揮鄉村各類物質與非物質資源富集的獨特優勢,利用“旅游+”、“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業、林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豐富鄉村旅游業態和產品,打造各類主題鄉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線路,發展富有鄉村特色的民宿和養生養老基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創辦鄉村旅游合作社,或與社會資本聯辦鄉村旅游企業。 |
2017年5月 | 《關于推動落實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政策的通知》 | 旨在促進引導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2017年7月 | 《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7年)》 | 明確了2017年全國鄉村旅游實際完成投資達到約5500億元,年接待人數超過25億人次,鄉村旅游消費規模增至1.4萬億元,帶動約900萬戶農民受益的發展目標。 |
表2-2: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得到政策大力支持
2.2.3 全國范圍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探索小鎮建設健康發展之路
2.2.4 貴州省、市、縣三級政府將發展旅游業作為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1、貴州省打造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
3、務川縣全力打造國內新的休閑養生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動旅游業持續井噴,積極推動城鄉協調發展
2.3 項目建設必要性及社會效益
2.3.1 推動鄉村振興在豐樂落地,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2.3.2 培育豐樂鎮新經濟增長點,以鄉村旅游促扶貧,助力扶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
2.3.3 助力貴州省和務川縣旅游產業發展目標實現,擴大就業人數,以就業、創業促進村民增收
三、行業與市場分析
3.1 旅游業成為我國支柱性產業,鄉村旅游迎來黃金時期
圖3-1:2013~2018年中國旅游業收入情況? ? 數據來源:中國文化和旅游部
圖3-2:2012-2017年我國鄉村旅游占國內旅游市場比重??數據來源:原國家旅游局
圖3-3:2012-2017年中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接待人數統計??數據來源:原國家旅游局
圖3-4:2018~2022年我國鄉村旅游收入規模預測(億元)??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3.2 旅游市場發展底層驅動因素分析
3.2.1經濟持續增長,人均消費能力不斷提高,為本項目提供了廣闊的消費市場空間
圖3-5:2011-2018年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總值與增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2018年政府統計公報
圖3-6:2011~2018年我國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數據來源:2018年政府統計公報
2004~2010年我國經濟經歷了飛速發展,2011年增速跌破8%后未實現強有力的反彈,之后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我國經濟實現反彈,隨著國家持續推進國內供給側改革和“一帶一路”戰略,我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內生動力持續加強,國內外研究機構認為中國經濟仍具很大發展潛力。這必將進一步促進我國旅游業的發展,為本項目落地和運營提供了良好的大環境。
3.2.2 云貴川GDP增速遙遙領先,基建投資大幅增長,為項目帶來廣闊的周邊市場
云貴川地區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和交通條件的快速改善,為本項目帶來了廣闊的直接消費市場。
3.2.3 深化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再迎新舉措,西部新一輪大發展蓄勢待發
3.2.4 人們亞健康問題凸顯,刺激了休閑度假和康養旅游的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健康問題日益凸顯,慢性病、老年病、肥胖癥以及亞健康等趨于增多。目前我國,70%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15%的人處于疾病狀態。
從人口情況和國民健康問題分析,我國人口結構老齡化和國民亞健康問題嚴重。而從繁忙的工作和巨大的壓力中抽身出來,適度的休閑度假或康養旅游對于預防慢性病的發生和慢性病的康復治療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刺激了休閑度假和康養旅游的發展。
3.3 旅游業成為貴州省支柱性產業,務川旅游業快速發展
3.3.1 云貴川旅游業快速發展,旅游業成為貴州省支柱性產業
圖3-7:2015~2018年貴州省全省旅游總收入(億元)數據來源:2018年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3.3.2 務川自治縣知名度逐漸提升,2020年接待游客人次有望突破500萬
圖3-8:務川縣2015-2020E年旅游市場接待人群格局及預測(萬人次)
數據來源:務川縣國民經濟發展統計公報
3.4 項目市場空間預測
3.4.1 游客消費行為分析
1、避開旅游高峰期,短期出游成為趨勢
圖3-9:游客周末工作日出行頻率上升??數據來源:CBNdata&飛豬
2、自然景色、古鎮風情、田園特色成為人們喜愛的旅游場景
圖3-10:2019年游客出行選擇因素分析??數據來源:艾瑞
3.4.2 豐樂鎮旅游客源市場分析和定位
1、豐樂鎮旅游區面臨的旅游市場現狀總結
2、豐樂鎮旅游區目標游客定位
3.4.3 豐樂鎮旅游區特色旅游資源分析
1、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民俗文化豐富
2、豐樂鎮旅游區可打造的業態豐富
3.4.4 項目市場空間預測
1、項目容量分析
2、項目市場空間預測
圖3-13:豐樂鎮旅游區接待人次預測(萬人)
3.5 市場分析總結
目? 錄
第一章 項目總論
1.1 項目概況
- 1.1.1 項目名稱
- 1.1.2 項目簡介
- 1.1.3 項目選址
- 1.1.4 項目建設規劃
- 1.1.5 項目工期
- 1.1.6 資金籌措
- 1.1.7財務預測指標
1.2 結論建議
1.2.1 結論
1.2.2 項目建議
第二章 項目建設背景與必要性
2.1 項目建設區域現狀
2.2 項目建設政策背景
- 2.2.1 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開啟我國鄉村發展新階段
- 2.2.2 “鄉村振興”戰略指引下,鄉村旅游得到大力扶持
- 2.2.3 全國范圍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探索小鎮建設健康發展之路
- 2.2.4 貴州省、市、縣三級政府將發展旅游業作為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2.3 項目建設必要性及社會效益
- 2.3.1 推動鄉村振興在豐樂落地,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 2.3.2 培育豐樂鎮新經濟增長點,以鄉村旅游促扶貧,助力扶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
- 2.3.3 助力貴州省和務川縣旅游產業發展目標實現,擴大就業人數,以就業、創業促進村民增收
第三章 行業與市場分析
3.1 旅游業成為我國支柱性產業,鄉村旅游迎來黃金時期
3.2 旅游市場發展底層驅動因素分析
- 3.2.1經濟持續增長,人均消費能力不斷提高,為本項目提供了廣闊的消費市場空間
- 3.2.2 云貴川GDP增速遙遙領先,基建投資大幅增長,為項目帶來廣闊的周邊市場
- 3.2.3 深化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再迎新舉措,西部新一輪大發展蓄勢待發
- 3.2.4 人們亞健康問題凸顯,刺激了休閑度假和康養旅游的發展
3.3 旅游業成為貴州省支柱性產業,務川旅游業快速發展
- 3.3.1 云貴川旅游業快速發展,旅游業成為貴州省支柱性產業
- 3.3.2 務川自治縣知名度逐漸提升,2020年接待游客人次有望突破500萬
3.4 項目市場空間預測
- 3.4.1 游客消費行為分析
- 3.4.2 豐樂鎮旅游客源市場分析和定位
- 3.4.3 豐樂鎮旅游區特色旅游資源分析
- 3.4.4 項目市場空間預測
3.5 市場分析總結
第四章 項目介紹
4.1 項目名稱
4.2 項目簡介
4.3 項目定位
4.4 項目理念
4.5 項目業態結構
4.6 項目業態規劃
- 4.6.1 造紙塘
- 4.6.2 龍塘子
- 4.6.3 院子菁史前文化
- 4.6.4 官壩溫泉
- 4.6.5 香楠園
- 4.6.6 洪渡河漂流
- 4.6.7 官天壩新農村示范點
第五章 商業模式
5.1 商業模式
- 5.1.1 價值目標
- 5.1.2 客戶細分
- 5.1.3 客戶關系
- 5.1.4 渠道策略
- 5.1.5 核心資源
- 5.1.6 關鍵業務
- 5.1.7 重要伙伴
- 5.1.8 成本
- 5.1.9 收入
5.2 運營模式
第六章 戰略規劃
6.1 SWOT分析
6.2 總體策略
6.3 分階段策略
6.4 戰略保障
第七章 營銷策略
7.1 總體策略
7.2 產品策略
7.3 推廣策略
- 7.3.1線下推廣
- 7.3.2線上推廣
第八章 項目選址及建設條件
8.1 項目選址
8.2 建設條件
- 8.2.1 地理條件
- 8.2.2 當地特色資源
- 8.2.3 經濟條件
- 8.2.4 醫療衛生及教育事業
- 8.2.5 交通條件
第九章 項目建設規劃
9.1 項目建設目標
9.2 建設規劃依據
9.3 主要建設規劃
第十章 公用工程
10.1 給排水
- 10.1.1 設計依據
- 10.1.2 供水
- 10.1.3 排水方案
- 10.1.4 主要設備材料選擇
10.2 供電系統
- 10.2.1 供配電設計依據
- 10.2.2 設計范圍
- 10.2.3 變配電系統
- 10.2.4 照明系統
- 10.2.5 防雷與接地系統
- 10.2.6 消防系統
10.3 通訊、網絡和有線電視系統
第十一章 生態環境保護
11.1 設計依據
11.2 環境影響分析
- 11.2.1 建設地點環境現狀
- 11.2.2 環境影響因素分析
11.3 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
11.4 運營期環境保護措施
11.5 生態保護措施
116 評價結論
第十二章 節能措施
12.1 設計依據
12.2 項目主要能源能耗分析
12.3 節能綜合措施
- 12.3.1 建筑節能
- 12.3.2 機電節能措施
- 12.3.3 照明節能措施
- 12.3.4 節水措施
- 12.3.5 其他節能措施
第十三章 勞動安全及消防
13.1 設計依據
- 13.1.1 法律法規
- 13.1.2 標準和規范
13.2 建設期安全措施
- 13.2.1 安全衛生危害因素
- 13.2.2 建設期采取的安全措施
13.3 運營期安全措施
- 13.3.1 運營期安全危害因素
- 13.3.2 運營期采取的安全措施
13.4 無障礙設計
第十四章 項目管理
14.1 項目施工組織措施
14.2 項目施工進度
14.3 項目管理
- 14.3.1 項目管理總則
- 14.3.2 項目建設的主要任務
- 14.3.3 項目建設管理內容
14.4 工程招標
14.4.1 招標范圍
14.4.2 招標方式
第十五章 組織機構及勞動定員
15.1 項目組織機構設置
15.2 勞動定員
15.3 人員招聘及員工培訓
- 15.3.1 人員招聘
- 15.3.2 員工培訓
- 15.4 工作制度
- 15.5 職工工資福利
第十六章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16.1 估算依據
16.2 估算范圍
16.3 項目總投資估算
16.4 資金來源與籌措
第十七章 項目經濟效益測算
17.1 測算依據
17.2 財務假設
17.3 財務預測
- 17.3.1 收入預測
- 17.3.2 成本費用預測
- 17.3.3 利潤預測
- 17.3.4 現金流量預測
17.4 財務預測指標及經濟效益分析
17.5 財務評價結論
第十八章 建設項目風險分析及控制措施
18.1 政策性風險分析及控制
18.2 市場競爭風險
18.3 經營風險
18.4 管理能力不足風險
第十九章 結論和建議
19.1 項目結論
19.2 項目建議
附表
附表1:收入預測詳表
附表2:成本預測詳表
附表3:利潤預測詳表
附表4:現金流預測詳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