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簡介
本項目一期投資2000萬,依托五興村良好的資源條件(山、水、林、茶、文、村),以村莊整治為優先,以產業結構調整為重點,以農民增收致富為根本,圍繞整治提升環境、挖掘傳承文化、轉型升級產業、配套公共服務、創新管理機制五大方面推進鄉村振興,打造山水鄉村旅游綜合體,構建多層次消費及旅游服務配套結構。
二、項目建設背景
2.1 項目建設政策背景
2.1.1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正式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由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正式提出式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大以來,總書記多次提及鄉村振興戰略,從不同層面對推動這一重要戰略的落實提出具體要求。
2.1.2 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為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提綱挈領
2018月5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規劃提出:要加快推進通村組道路、入戶道路建設,基本解決村內道路泥濘、村民出行不便等問題。全面推進鄉村綠化,建設具有鄉村特色的綠化景觀
2.1.3 政策頻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休閑農業得到各級政府大力扶持
1、產業融合政策:支持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休閑農業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著力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多類型農村產業融合方式;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發布,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文件提出,到2020年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農業供給體系質量明顯提高,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
2、旅游產業政策:鄉村旅游受到政策扶持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作為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的融合體,近年來發展迅猛,已成為一種新型產業形態和消費業態。目前,政府也大力支持鼓勵發展鄉村旅游,促進經濟增長。
發布時間 | 政策文件 | 主要內容 |
2015年1月 | 《關于促進旅游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 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加強規劃引導,提高組織化程度,規范鄉村旅游開發建設,保持傳統鄉村風貌。加強鄉村旅游精準扶貧,扎實推進鄉村旅游富民工程,帶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
2015年2月 | 《關于加快改革創新力度加快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 | 文件提出要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文化教育價值 |
2015年8月 | 《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 | 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加強規劃引導,提高組織化程度,規范鄉村旅游開發建設,保持傳統鄉村風貌。加強鄉村旅游精準扶貧,扎實推進鄉村旅游富民工程,帶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
2015年9月 | 《農業部等十一個部門關于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大力促進休閑農業發展的通知》 | 鼓勵利用“四荒地”發展休閑農業,其建設用地指標給予傾斜。
在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的前提下,對農民就業增收帶動作用大、發展前景好的休閑農業項目用地,各地要將其列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優先安排。支持農民發展農家樂,閑置宅基地整理結余的建設用地可用于休閑農業。 |
2016年1月 | 中央一號文件 | 文件提出要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文化教育價值 |
2016年9月 | 《鄉村旅游扶貧八大行動方案》 | 確定了鄉村旅游扶貧工程的五大任務和提出了將實施鄉村旅游扶貧八大行動。大力開發鄉村旅游產品,挖掘文化內涵,開發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產品。 |
2017年2月 | 國務院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 | 充分發揮鄉村各類物質與非物質資源富集的獨特優勢,利用“旅游+”、“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業、林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豐富鄉村旅游業態和產品,打造各類主題鄉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線路,發展富有鄉村特色的民宿和養生養老基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創辦鄉村旅游合作社,或與社會資本聯辦鄉村旅游企業。 |
2017年5月 | 《關于推動落實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政策的通知》 | 旨在促進引導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2017年7月 | 《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7年)》 | 明確了2017年全國鄉村旅游實際完成投資達到約5500億元,年接待人數超過25億人次,鄉村旅游消費規模增至1.4萬億元,帶動約900萬戶農民受益的發展目標。 |
表2-2: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得到政策大力支持
2.1.4 浙江省出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計劃(2018—2022年)》,為實現我省鄉村振興制定了詳細的行動方案
2.1.5 杭州市《關于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的報告》,提出“八大行動”,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消薄增收”,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2.1.6 淳安縣深化“消薄增收”工作,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而富”的鄉村,爭創省級美麗鄉村示范縣和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2.1.7 政策背景小結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上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黨的十九大以來,總書記多次提及鄉村振興戰略,從不同層面對推動這一重要戰略的落實提出具體要求。此后,國務院發布《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浙江省出臺了《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計劃(2018—2022年)》,為實現我省鄉村振興制定了詳細的行動方案;杭州市發布《關于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的報告》,提出“八大行動”,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消薄增收”,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在此背景下淳安縣深化“消薄增收”工作,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而富”的鄉村,爭創省級美麗鄉村示范縣和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振興鄉村需要產業和基礎設施的支持,為此,各級政府政策頻出,支持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休閑農業;提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計劃,加快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本項目通過挖掘五興村人文和自然資源優勢,在傳統茶葉種植產業的基礎上深度開發一二三產業,實現生態發展,助力“消薄增收”。符合各級政府政策導向。
2.2 項目建設經濟社會背景
2.2.1 淳安縣經濟社會發展狀況
2.2.2 里商鄉經濟社會情況
2.2.3 五興村經濟社會及場鎮情況
圖2-2:2012-2016年五興村人均收入穩定增長?數據來源:淳安縣統計年鑒
2.2.4 經濟社會背景小結
五興村位于浙江省淳安縣里商鄉,距淳安縣縣約18.5公里,是杭州市最西面的行政村之一。近年來,淳安縣經濟社會穩定發展,2018年淳安縣旅游經濟全面提升,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705.31萬人次,實現旅游經濟總收入191.58億元。里商鄉位于淳安縣東南面,是名茶之鄉,素有“百里茶香,萬畝茶?!敝Q,全鄉有茶園面積1175.20公頃,產茶496噸,產值5320萬元,茶葉業已成為里商鄉主導產業。
近幾年五興村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人均收入穩定增長。但在“萬村景區化”大背景下,鄉內道路景觀、建筑景觀、節點景觀都有極大的改善空間,整體有待提升。
2.3 項目建設市場背景
2.3.1 旅游市場發展現狀及趨勢
1、杭州市旅游業未來幾年快速增長,具備優越的市場發展機遇
圖2-5:2012年-2020年杭州市旅游收入及人次增長趨勢?數據來源:杭州市統計年鑒,“智匯+”研究院
2、淳安縣旅游業發展迅速,帶動縣內各精品鄉村旅游
圖2-6:2014-2025E淳安縣旅游收入規模及增長情況??數據來源:淳安縣統計年鑒,“智匯+”研究院
3、全國旅游業市場規模達6萬億,短期內鄉村旅游規模將達1.2萬億,鄉村旅游迎來黃金時期
圖2-7:2013~2018年中國旅游業收入情況??數據來源:中國文化和旅游部,“智匯+”研究院
圖2-8:2012-2017年我國鄉村旅游占國內旅游市場比重??數據來源:國家旅游局,“智匯+”研究院
圖2-9:2012-2017年中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接待人數統計?數據來源:國家旅游局,“智匯+”研究院
圖2-10:2018~2022年我國鄉村旅游收入規模預測(億元)?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智匯+”研究院
2.3.2 茶產業市場發展現狀及趨勢
圖2-11: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數據來源: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根據“智匯+”研究院的測算,預計到2022年,我國茶葉產量將達到340萬噸。
圖2-12:2013~2022年我國茶葉產量預計(單位:萬噸)?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智匯+”研究院
盡管消費量巨大,但是從全世界角度來看,我國的人均茶消費水平僅剛超過全球平均水平,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圖2-13:2013~2022年我國茶葉消費量預計(單位:萬噸)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智匯+”研究院
2.3.3 市場背景小結
三、項目建設必要性與社會效益
3.1 項目建設必要性
3.1.1 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在五興村的實施,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3.1.2 助力五興村實現景區化,促進五興村從“環境美”向“發展美”轉型
3.1.3 順應我國傳統農業向文化旅游農業的轉型趨勢,助力五興村實現“消薄增收”
3.2 項目建設的社會效益
3.2.1 擴大就業人數,以就業、創業促進五興村人民增收,提升五興村人民幸福指數
3.2.2 依托茶葉及五花五果為主打品牌,打造地區名片
3.2.3 實現一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五興村可持續發展
目 錄
第一章 項目總論
1.1 項目概況
- 1.1.1 項目名稱
- 1.1.2 項目定位
- 1.1.3 項目建設地址
- 1.1.4 建設內容及規模
- 1.1.5 項目實施進度
- 1.1.6 項目總投資
- 1.1.7 資金籌措計劃
1.2 編制依據及編制范圍
- 1.2.1 編制依據
- 1.2.2 編制范圍
第二章 項目建設背景
2.1 項目建設政策背景
- 2.1.1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正式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2.1.2 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為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提綱挈領
- 2.1.3 政策頻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休閑農業得到各級政府大力扶持
- 2.1.4 浙江省出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計劃(2018—2022年)》,為實現我省鄉村振興制定了詳細的行動方案
- 2.1.5 杭州市《關于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的報告》,提出“八大行動”,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消薄增收”,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 2.1.6 淳安縣深化“消薄增收”工作,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而富”的鄉村,爭創省級美麗鄉村示范縣和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 2.1.7 政策背景小結
2.2 項目建設經濟社會背景
- 2.2.1 淳安縣經濟社會發展狀況
- 2.2.2 里商鄉經濟社會情況
- 2.2.3 五興村經濟社會及場鎮情況
- 2.2.4 經濟社會背景小結
2.3 項目建設市場背景
- 2.3.1 旅游市場發展現狀及趨勢
- 2.3.2 茶產業市場發展現狀及趨勢
- 2.3.3 市場背景小結
第三章 項目建設必要性與社會效益
3.1 項目建設必要性
- 3.1.1 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在五興村的實施,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 3.1.2 助力五興村實現景區化,促進五興村從“環境美”向“發展美”轉型
- 3.1.3 順應我國傳統農業向文化旅游農業的轉型趨勢,助力五興村實現“消薄增收”
3.2 項目建設的社會效益
- 3.2.1 擴大就業人數,以就業、創業促進當地人民增收,提升本地人民幸福指數
- 3.2.2 依托茶葉及花果為主打品牌,打造地區名片
- 3.2.3 實現一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五興村可持續發展
第四章 項目位置及建設條件
4.1 項目位置介紹
4.2建設條件
- 4.2.1交通條件
- 4.2.2村莊格局
- 4.2.3自然資源
- 4.2.4 人文風情
第五章 項目介紹及規劃
5.1 項目名稱
5.2 項目定位
5.3 項目單位介紹
5.4項目單位財務情況
5.5項目規劃方案
- 5.5.1形象定位
- 5.5.2規劃指導思想
- 5.5.3規劃目標
- 5.5.4發展策略
第六章 項目布局
6.1 總體布局
6.2產業布局
- 6.2.1農業布局
- 6.2.2 工業布局
- 6.2.3 旅游業布局
- 6.2.4基礎設施布局
- 6.2.5 人才布局
- 6.2.6 組織振興
第七章 環境保護與節能措施
7.1 環境保護
- 7.1.1 生態環境影響分析和保護措施
- 7.1.2 環境保護執行的質量標準及排放標準
7.2 節能
- 7.2.1 項目能耗
- 7.2.2 節能設計依據
- 7.2.3 節能措施
第八章 項目管理
8.1 項目管理總則
8.2 項目建設管理主要任務
8.3 項目建設管理內容
- 8.3.1 工程監理
- 8.3.2 質量管理
- 8.3.3 進度控制
- 8.3.4 資金管理
- 8.3.5 合同管理
- 8.3.6 項目協調
- 8.3.7 竣工驗收
- 8.3.8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第九章 項目招投標管理
9.1 項目招投標
9.2 項目招標目的
9.3 招標原則及招投標方案
第十章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10.1 風險分析依據
10.2 風險調查
- 10.2.1 調查內容
- 10.2.2 調查范圍
- 10.2.3 調查的方式和方法
10.3 風險識別
10.4 風險估計
10.4.1 估計內容
10.4.2 估計方法
10.5 風險防范、化解措施
第十一章 結論與建議
11.1項目結論
11.2項目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