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旅游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游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游活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紅色旅游業已成為當代中國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旅游扶貧和旅游富民上紅色旅游的功能日益突顯。福建是紅色文化資源大省,老區蘇區多、黨史上的重大事件多、重要人物多,為革命作出的犧牲和貢獻大,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紅色旅游開發的經濟優勢。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福建省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加快福建省紅色旅游發展,進一步豐富和完善紅色旅游景區體系建設,基于泉州市安溪縣打造文化創意產業、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發揚紅色文化、建設美麗鄉村、積極發展旅游產業之際,金谷鎮人民政府以“安南永德蘇維埃政府”及“莫耶故居”所在地溪榜村的光榮革命斗爭歷史為背景,將當地的紅色旅游資源作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和“民心工程”進行規劃與開發,建設安南紅色旅游項目,大力弘揚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深入挖掘紅色旅游思想內涵, 傳承和發展福建先烈先賢不忘初心、 前赴后繼、勇立潮頭、敢于創新的精神品格,著力創新紅色旅游體制機制,激發紅色旅游發展活力,全面提升紅色旅游陳展與教育水平,進一步促進紅色旅游與當地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擴大紅色旅游扶貧及改善民生效應,使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紅色旅游的積極性和獲得感明顯提升,將福建省的紅色旅游發展推進到更高水平,在全國具有鮮明的獨特性和開拓創新的引領性。
安南紅色旅游項目的建設旨在打造福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性教育基地、省產業文化旅游示范基地以及國家級紅色旅游研學示范基地。
目? 錄
第一章 項目總論
1.1 項目名稱
1.2 建設單位
1.3 項目定位
1.4 項目建設地址
1.5 建設規模
1.6 建設工程內容
1.7 項目總投資
1.8 項目建設周期
1.9 財務分析
1.10 結論與建議
- 1.10.1 結論
- 1.10.2 建議
第二章 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
2.1 項目建設背景
- 2.1.1 2016-202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為“十三五”期間我國紅色旅游發展指明了方向
- 2.1.2 國家要求充分認識新形勢下發展紅色旅游的重要意義,進一步促進紅色旅游健康持續發展
- 2.1.3 福建省紅色旅游發展規劃(2018-2022年)要求大力提升紅色旅游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將福建省打造成為全國紅色生態旅游示范省
- 2.1.4泉州市“十三五”旅游業發展專項規劃要求努力把旅游業培育成為全市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2.2 項目建設必要性
- 2.2.1 國家戰略: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發展紅色旅游的思想,貫徹落實新時代黨中央、國務院發展紅色旅游的戰略部署,不斷提高紅色旅游發展質量
- 2.2.2 政治優勢:正值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緊緊抓住時代機遇,高度發揚紅色文化,獻禮祖國
- 2.2.3 歷史優勢:泉州市依托深厚紅色資源,對新時代傳承紅色基因具有重要意義
- 2.2.4 紅色基因:本項目建設講好蘇維埃政府的故事,用黨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啟示人,用黨的輝煌成就和奮斗精神鼓舞人
- 2.2.5 產業提升:打響“紅色安溪”品牌,擴大紅色教育培訓基地規模,提升區域旅游經營水平
第三章 市場與行業分析
3.1 市場定位
- 3.1.1 目標群體
- 3.1.2 目標地域
3.2 泉州市旅游業未來幾年快速增長,具備優越的市場發展機遇
3.3 安溪縣旅游業發展迅速,直接拉動本項目的快速發展
3.4 國內游學市場規模大發展迅速,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3.5 游學研學產業中,紅色旅游景點熱度起,紅色旅游漸受關注
3.6 紅色旅游市場規模及未來增長趨勢
3.7 泉州市紅色旅游經濟市場滲透率及市場規模預測
第四章 項目規劃及建設內容
4.1 項目定位
4.2 總體建設規劃
4.3 項目建設指導思想
4.4 項目建設工程內容
第五章 項目選址和主要建設條件
5.1 項目選址
5.2 地理環境
- 5.2.1 地形地貌
- 5.2.2 交通狀況
第六章 戰略規劃
6.1 SWOT分析
- 6.1.1 項目優勢
- 6.1.2 項目劣勢
- 6.1.3 項目機會
- 6.1.4項目威脅
- 6.1.5 發展戰略
6.2 保障措施
- 6.2.1 機制創新
- 6.2.2 人才建設
- 6.2.3 科學管理
第七章 營銷戰略
7.1 總體戰略
7.2 產品策略
7.3 渠道策略
7.4 價格策略
第八章 項目招投標及進度安排
8.1 項目招投標
- 8.1.1 項目招標
- 8.1.2 項目招標目的
- 8.1.3 招標原則及招標方案
8.2 建設工期與實施計劃
- 8.2.1建設工期
- 8.2.2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第九章 建設方案
9.1 項目設計
9.1.1 設計原則
9.1.2 設計依據
9.1.3 總平面布置
9.2 結構工程
- 9.2.1 設計依據
- 9.2.2 建筑結構安全等級
- 9.2.3 結構設計
9.3 公用工程與輔助工程方案
- 9.3.1 給排水
- 9.3.2 供電
- 9.3.3 通訊、電視、網絡系統
- 9.3.4 暖通設施
- 9.3.5 其他基礎服務設施
- 9.3.6 公共設施
第十章 環境保護與節能措施
10.1 環境保護
- 10.1.1 生態環境影響分析和保護措施
- 10.1.2 環境保護執行的質量標準及排放標準
10.2 節能
- 10.2.1 節能設計依據
- 10.2.2 節能措施
第十一章 勞動衛生安全消防
11.1 勞動安全
11.2 勞動保護
11.3 消防安全
11.4 衛生防疫
11.5 無障礙設計
第十二章 項目管理
12.1 項目管理總則
12.2 項目建設管理主要任務
12.3 項目建設管理內容
- 12.3.1 工程監理
- 12.3.2 質量管理
- 12.3.3 進度控制
- 12.3.4 資金管理
- 12.3.5 合同管理
- 12.3.6 項目協調
- 12.3.7 竣工驗收
- 12.3.8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第十三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13.1 估算范圍
13.2 估算依據
13.3 投資估算
- 13.3.1 資金使用計劃
- 13.3.2 土建工程費用
- 13.3.3 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 13.4 資金籌措
第十四章 濟效益評價
14.1 財務假設
14.2 財務預測
- 14.2.1 收入預測
- 14.2.2 成本預測
- 14.2.3 利潤預測
- 14.2.4 現金流量預測
14.3 財務分析
第十五章 社會效益分析
15.1 有利于紅色旅游資源保護體系更加健全
15.2 促進了紅色旅游發展體系
15.3 解決了紅色旅游區域發展不平衡,突出紅色旅游的帶動作用
15.4 傳承紅色精神,促進當地經濟社會整體發展
15.5 提高了紅色旅游展陳與教育水平
第十六章 項目風險
16.1 項目風險
16.2 風險程度分析
16.3防范和降低風險措施
第十七章 結論與建議
17.1 項目結論
17.2 項目建議